运营思维是什么?有哪些值得借鉴

运营思维是什么?有哪些值得借鉴

用熟悉概念绑定陌生概念

很多时候,做产品、写文案的都是专业性人才,或者说精英,他们和实际购买、体验产品的人群在认知层面会有很大的沟壑

譬如 VPN,看过外面世界的人都懂,但对一些社会主义的五好青年来说就很难描述了。书面描述为: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,进行加密通讯,但如果想要让更多人理解,我们也可以描述为:在学校大门的旁边再开个小门,专供校领导进出

很多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,由于存在认知盲点,前期推广可能会很困难,例如莱特兄弟刚发明飞机时,之前从未有人见过,那如果要向更多人推广普及该怎么办呢?这时我们就可以绑定一些熟悉的概念来帮助观众理解,例如带能载人的大鸟、不用线牵引的巨型风筝...

这时,观众会感叹原来飞机就是这样的哦,只有理解了才会有后续的付费买单

学会用熟悉的概念绑定陌生概念,让用户快速理解

最大的优势来源于和同行的对比

工作原因,接触过不少线下商铺的营销宣传广告,总结起来就一个字:“吹”,所有的商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吹捧自己的产品

例如按摩洗头说成是泰式洗头,并且还具备降血压、养肾...等功能;纸包鱼说成是整个片区手法最正宗,调料含上百种中药材...好吧,即使宣传的内容都属实,但是这真的有用吗?

在观众看来,整个广告中完全是你在唱独角戏,宣传得再好,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贴金,再即便用户认可了你的宣传内容,但是碍于自身知识所限也无法有效衡量产品的好坏

自卖自夸,观众要么不相信,要不无感觉,那么如何解决这种明明揣着优势却讲不清楚的困境呢?

把你的竞争对手放进宣传来,拿它的短处和你的长处相比。例如同样是纸包鱼,你可以说:同行的调料包只含有 7、8 种常规调料,而我们除此之外还包含了 5、60 种中药材

国内最喜欢拿 "友商" 作垫脚石的当属小米手机,每场发布会非要花大篇幅和 OPPO、VIVO 比骁龙最新款处理器,和华为荣耀比白菜价格

拿自己的长处和同行比比,这就是最大的优势

任何广告文案只能有一个核心定位

先不去考虑这些目标能不能实现,单就文章本身来说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?阅读量、涨粉量、带货量...

不要过高估计了文案的能力,或者说文案人的能力,一篇文案如果能达到上述 3 个目标其一,已绝对成功

所有文案的功能上只能有一个核心

其次,很多营销类文案总是喜欢把自己拥有的一股脑全部展示出来,总认为 "多即是好" ,其实不然,用户远没有你想得那么聪明,况且在这个快节奏的时间极度碎片化时代,"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需要的信息" 才是绝大多数人所想

删繁就简,把产品/服务最核心的卖点以最大的版面展示给大众就行了。例如:王老吉完全也可以打广告说自己铜罐包装健康卫生、添加中药材滋补养生...偏偏只选择了 “解决上火”这一核心点

如果再全部写上其他产品特点有问题吗?没问题,但特点太多会反倒不利于观众记忆,不利于传播,最终变成营销路上地绊脚石

所以,所有营销文案只能有一个核心卖点作为定位

不要把产品的优势当做卖点

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营销误区,很多商家总喜欢用些无用的高科技词汇来标榜自己,并且还乐此不彼

以买净水器为例,淘宝上的绝大多数广告词都喜欢这样写:德国 SARST 等离子净化技术,三重高压灭菌技术...拜托,这样官方、高端的专业性词汇有多少人能看懂

为何不直接告诉消费者:净水前后有害细菌减少 98%,患结石概率降低 90%,每年至少节省水费 900 元...

用户要的不正是能够最终带给他的好处吗?谁会管你究竟是用了什么德国、美国,还是日本的技术

有句很经典的台词:用户要的永远不是直径 5 毫米的钻头,而是直径 5 毫米的孔,背后的隐喻正好对应用户的表面伪需求和隐形真实需求

越来越多的营销课程都会提到提炼产品卖点,这没错,不过我们的卖点更多是从商家角度出发,从产品优势上提炼出来的。即商家认为该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卖点,例如净水器的德国 SARST 等离子净化技术,但往往事与愿违

所以,笔者更建议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,找到能刺激消费者行动的买点,把消费者的买点当做产品的卖点。例如购买净水器的用户不就是图个喝健康水(相比自来水)和省钱(相比桶装水)吗

切记,产品的优势不是卖点,用户的需求才是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iPhone 闹钟没声音怎么办?用这 9 个方法解决没有响的问题
英雄联盟男刀皮肤手感排行,玉剑传说价格与入手价值
不朽大陆,如何获取机器人
365bet足球即时比分网

不朽大陆,如何获取机器人

🌍 06-30 👁️ 3973